八月十五中秋节 - 由来,故事,活动,习俗【中秋节资料大全】 序 每年仲秋,农历八月十五,可说是华人文化圈中的大日子,出外游子皆回家团聚,和亲朋好友们一同赏月、吃月饼、玩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、拜拜、祭祖等习俗,不同地区更有着不同的风俗活动,但无一例外都在庆祝一个重要的节日 - 「中秋」。 中秋节是华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家家户户每年都欢天喜地过节「慶團圓」,但您是否知道中秋节的由来,中秋节的习俗和中秋节活动呢?请让我们来为您详加介绍吧! 中秋节的由来 「秋暮夕月」的习俗由来已久,早在《周礼》中即有先人于仲秋举行拜月活动的记载,所谓「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」的礼制便是如此,甚至在唐代便已成为君王赏赐群臣的节日,此外,民间更流传着许多自古便广为流传的中秋节故事,其中最着名的便是「嫦娥奔月」。 据说,射下九个太阳,解救万民的英雄后羿,娶了善良美丽的妻子嫦娥,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,某天,后羿碰巧得到王母娘娘所赏赐的得道仙丹,吃了可直接飞天成仙,没想到被嫦娥吃下,嫦娥便飞升至月亮,从此以后,后羿每当思念爱妻,便会摆上香案,备上嫦娥所爱的吃食,遥祭远在月宫的妻子,这也成了「拜月」的由来,甚至还延伸出「吴刚伐桂」、「月中玉兔」、「唐明皇游月宫」等不同故事。 中秋节的由来,着名神话故事「嫦娥奔月」:Source: JinPaper 为何要过中秋节? 「中秋佳节」可说是最诗情画意,最富有人情味的节日,且别说那许许多多浪漫的中秋节故事,更是广在民间流传,更有着许多传颂已久的诗词歌赋在咏颂「中秋」。中秋月圆,代表着团圆,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,更是许多离乡背井的人们思念家乡的象征,用「每逢佳节倍思亲」真是非常贴切! 中秋更是丰收的日子,庄稼人家总是会在秋收时好好庆祝一番,随着朝代更迭至明清时,农历八月十五过中秋已成为我国的主要习俗。如此,结合不同区域的风俗民情,也逐渐形成现在我们过的「中秋节」。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? 中秋节,又被称作「祭月节」、「仲秋节」、「拜月节」等别称,主要源自于天象崇拜,是从上古时期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最初的「祭月节」是定在二十四节气的「秋分」,后来到唐初年间,中秋节才正式被定为假日,直至北宋太宗年间,官家正式将「农历八月十五」这天称作「中秋节」,有「仲秋之中」之意。 中秋节的习俗与活动? 每到中秋佳节,依不同地区、风俗民情,皆有各自不同的过节活动,而最常见的中秋节活动或中秋节习俗有: 拜拜 中秋节除了「拜月」之外,许多家庭也会祭拜神明、祖先和地基主,其拜拜时间及所需供品如下: 祭拜神明 时间:中午前,且需在地基主和祖先前祭拜 地点:自宅神龛 供品:三牲或五牲、单数的水果和菜碗、酒或清茶三杯、月饼、鲜花蜡烛各一对! 纸钱:天公金、寿金 祭拜祖先 时间:近中午,拜完神明后 地点:自宅祖先牌位前 供品:可使用拜完神明的供品 纸钱:祖先金、公妈金 祭拜地基主 时间:中午前,在拜神之后且祭祖之前;或是早上拜神祭祖,下午日落前再拜 地点:厨房面向客厅或家门口面向屋内祭拜 供品:饭二碗、筷子二双、菜碗不限、水果、月饼、酒或清茶三杯 (置于矮桌上祭拜) 纸钱:土地公金、刈金 祭拜月亮 时间:依当天农民曆选吉时祭拜 地点:家中可见月亮之处 供品:月饼、水果(单数)、清茶三杯 纸钱:神明金 赏月 赏月风俗源自于祭月,原本严肃的拜月已转变成轻松的娱乐。据说农历八月十五这天的月亮是最大最圆的,从古至今都有赏月活动的记载。许多古诗中皆有「咏月」的诗句。 燃灯 某些地方在中秋时会有燃灯的习俗,如制灯船,竹条扎灯笼,或是于塔上燃灯等,有些人还会将形形色色的小灯挂于房屋高处,俗称「竖中秋」,热闹程度仅次于元宵节。 吃月饼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《梦梁録》,又可以叫做「丰收饼」或「团圆饼」,是古代祭拜月神的供品。后来人们逐渐习惯在中秋赏月时品尝月饼,后来被作为家人团聚的象征,寄托在外游子的思念。 中秋节的习俗之一就是吃月饼:Source: JinPaper 赏桂花及饮桂花酒 中秋时节也是桂花盛开之时,因此,赏桂花及食用桂花糕点,饮用桂花蜜酒也是中秋节常见的习俗。 提灯笼 中秋节是华人三大灯节之一,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灯笼活动,在马来西亚素有提着灯笼游行的习俗,而有些地方也有着「耍禄仔」、「玩花灯」等类似中秋节活动。 除上述习俗活动,在有些地方也有「烧斗香」、「舞火龙」、「听香」、「烧塔」等风俗,甚至会请来舞龙舞狮及载歌载舞的「嫦娥」花车来庆祝。 结论 看了上述的介绍,是不是对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活动更加了解呢!若想知道更多有关中秋节祭祖和拜神相关的知识,欢迎拜访我们...